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span> - 2019-07-12
民營醫院,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以外的醫院,包括聯營、股份合作、私營、港澳臺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是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來,公立醫院瘋狂擴張,導致負債累累,民營醫療逐漸成為市場趨勢。為鼓勵社會辦醫,國家從頂層開始不斷發力,逐步放開政策限制。由此,民營醫療逐漸興盛,民營醫院、診所得到了大力發展,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興的醫療業態,包括醫生出來單干形成的“醫生集團",還有從醫院獨立出來的“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還有依托互聯網等新技術形成的“互聯網醫院"等等。這些新業態的出現,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注入了活力,讓整個醫療生態日臻完善。
2018年,國家繼續沿用以往方針,放開增量市場,鼓勵社會辦醫。2018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指出,除三級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臨床檢驗中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港澳臺獨資醫療機構外,舉辦其他醫療機構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不再核發《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僅在執業登記時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換句話來講,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將“兩證合一",大力推動了民辦醫療結構的審批效率。
民營醫療規模迅速發展,2018年數量已達公立醫院的1.65倍
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民營醫療快速發展,其近年來的普遍增速在10%以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民營醫院數量正式超過公立醫院,數量達到14518個,此后更是拉開距離。截止至2017年我國民營醫院的數量增長至18759個,2013-2017年,我國民營醫院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48%。進入2018年我國民營醫院數量達到了20977個,而公立醫院數量僅有12032個。
據相關數據預測2019年我國民營醫院的數量將達2.32萬個,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民營醫院的數量將增長至3.59萬個左右,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53%。
我的好幫手
投訴建議: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