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貼片助力兒童重癥監護人性化 傳感器技術大有可為
潤澤科器 - 2020-06-20
【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在眾多影視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重危患者被緊急推入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進行隔離
治療的鏡頭。這些重癥患者通常渾身插滿導管,身邊還配有一堆急救器材,例如監護儀、中心監護儀、多功能呼吸
治療機、麻醉機、心電圖機、除顫儀、起搏器、輸液泵、微量注射器等,這些先進的醫療設備往往是重癥患者的救命“稻草”,不可或缺。
然而,這些冷冰冰的
醫療器械對于嬰幼兒重癥監護室的醫護人員來說十分不便。具體而言,醫護人員對嬰幼兒進行重癥監護時,連接嬰幼兒身體的硬連線裝置和各類導管會給日常喂食、換尿布和洗澡等護理工作增加難度,同時也會阻礙幼兒與父母的接觸。
為了讓嬰幼兒的重癥監護工作更趨人性化,近日,英國《自然·醫學》雜志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該項研究表明,美國科學家團隊研發了一種軟體生物傳感器貼片,該貼片可以貼在重癥嬰兒或兒童的皮膚上,從而代替繁瑣的線路和導管,對嬰幼兒的體溫、心率、血壓和呼吸等生命體征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進行全面監測,簡單方便。
事實上,早在該類新型軟體貼片問世之前,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安&羅伯特·H·盧里兒童醫院及西貝爾公司(Sibel Inc)團隊成員就曾經介紹過一種軟體生物傳感器貼片可以用來監測嬰幼兒的各項身體指數,但是該貼片存在操作局限性,而且其測量的身體信息有限。
而在這次新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在現有軟體生物傳感器貼片技術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造升級,克服了傳統貼片的局限性,增強了軟體貼片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如今,開發出來的新型軟體貼片不僅可以監測嬰幼兒的生命體征,還能測量諸如心臟顫動、身體朝向、哭泣頻率等額外的健康信息,為盡早發現嬰幼兒體內隱性的并發癥爭取了更多寶貴的就診時間。
我們可以看到,該類軟體生物傳感器貼片之所以能夠敏銳感知生命體的各項體征數據,生物傳感器無疑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據了解,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對生物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儀器。該類儀器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適當的理化換能器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具有感受、觀察、反應等功能。
當前,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何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成為了信息化時代的重點問題。而傳感器由于能夠感受到被測對象的多方面信息,并可以將測量的信息進行各種形式的輸出,因此,成為了人類在自然和生產領域中獲取大量信息的有力手段。在發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為滿足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形態、功能、特性各異的傳感器紛紛問世,上述提及的生物傳感器便是其中一種。此外還有比擬人類五官的光敏、聲敏、氣敏、壓敏、溫敏、化學傳感器等。
如今,傳感器早已滲透到上至航空航天,下至考古發掘、深海探測,乃至于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等諸多領域。可以說,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傳感器技術的大力支持。而此次能夠研發出更加敏感的新型軟體生物傳感器貼片也從側面表明,傳感器技術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中。未來,希望更加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問世,惠及人類各方面事業。
資料來源參考:科技日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