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疫苗指的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轉
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接種疫苗后人體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以阻止病原菌的傷害,因此接種疫苗不僅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也是減少成員疾病發生的有效手段。
自年前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后,為了抑制病毒的蔓延,各大研究所針對新冠做了很多系統的研究以及相應的安排,不止是研發各類檢測試劑,疫苗的研發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科技日報》1月29曾報道稱,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軍事醫學研究院十余支科研團隊圍繞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病原傳播變異、檢測試劑疫苗抗體研制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而在2月3日晚間的《新聞聯播》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少將也表示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正在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推向臨床、推向應用。
眾所周知,疫苗研制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不僅耗時、耗力,成功率也不高。根據專家們的發言以及查閱各種資料后,小編得知疫苗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研制需要先獲得免疫源,再通過免疫反應測試和動物保護的測試以放大優化免疫源生產工藝,做好臨床前的毒理研究后,才能進入疫苗研發階段,而疫苗的上市也要在臨床前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臨床申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團隊的不斷努力,在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后,3月16日,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疫苗在完成了實驗室研究、中試、臨床試驗三個階段后就能推向應用,如今陳薇院士團隊的研究已經獲批展開臨床試驗。小編相信若疫苗通過了臨床試驗,對于新冠的抑制、預防甚至是治愈將會有重大的意義,不僅如此,疫苗的研發使用也有效體現了中國科技的進步以及我們大國的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瀟湘晨報、央廣軍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