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澤儀器商城 - 2020-08-04
隨著國內新冠病毒疫情的逐漸平穩,除湖北外,很多省份已連續幾天新增病例數量為零,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疫情好轉的同時,多地也出臺相應政策,大力推進復工復產。但企業復工后,很大一批在家辦公的人就不得不走出家門,出門就需要戴口罩,口罩的需求又將增加。
口罩目前雖算得上“緊俏”,但還不至于“無處可尋”,還是可以買到,但你買的口罩真的是有用的么?市場上還有一些不合格的“假”口罩,到底要滿足哪些標準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產品呢?才能起到防病毒的效果呢?KN95、KP95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目前國家現行的口罩強制標準為《GB 19083-2010 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和《GB 2626-2006 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其中的《GB 19083-2010 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規定了我們常用的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各項標準,而《GB 2626-2006 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覆蓋的范圍較廣,包括不同呼吸器式口罩的標準要求,而我們較為關心的是其中對N95口罩的相關規定。
首先來說說一次性醫用口罩,購買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包裝上一般都會印有“GB 19083-2010”的字樣,這就是符合國家標準《GB 19083-2010 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的口罩,其主要需滿足氣流阻力、過濾效率、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等數個指標:
氣流阻力
氣流阻力比較好理解,一個合格的口罩需要保持一定的密閉性,如果氣流阻力過大,你的呼吸就會變得困難。標準中由明確要求:在氣體流量為85L/min情況下,口罩的吸氣阻力不得超過343.2Pa(35mm H2O)。(解決方案推薦:口罩中口罩過濾效率、呼吸 阻力、氣密性等檢測產品配置單(氣溶膠檢測))
過濾效率
一個口罩的過濾效率是決定口罩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標準中要求,在氣體流量為85L/min情況下,口罩對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應符合表1的要求。
(解決方案推薦:口罩中氣溶膠顆粒過濾檢測產品配置單(其它醫藥/衛生/臨床專用儀器/儀表))
微生物指標
一個合格的口罩的生產在無菌車間中,其表面一定要保證安全,在包裝上“滅菌或無菌”字樣的口罩就一定要滿足下表的要求:
(解決方案推薦:口罩中細菌過濾效率和顆粒物過濾效率檢測產品配置單(其它醫藥/衛生/臨床專用儀器/儀表))
環氧乙烷殘留量
為什么要檢測環氧乙烷?這一定是很多人所疑惑的,因為口罩及醫用防護物資的消毒殺菌所使用的就是環氧乙烷,但是它本身又是劇毒的物質,如果殘留量過高,其本身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只要其殘留量低于一定的值,還是對身體無害的。標準規定:經環氧乙烷滅菌的口罩,其環氧乙烷殘留量應不超過10μg/g。(解決方案推薦:醫療器械中環氧乙烷殘留量的檢測)
(點擊此處,進入專題“共同戰‘役‘之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檢測解決方案”專題,了解更多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檢測解決方案)
對于相對過濾效果更好的N95口罩,在口罩上或者包裝上則會印有“GB 2626-2006”的字樣,它遵循《GB 2626-2006 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的國家標準,而上面的KN95,則表明了這個口罩的防護級別,它也要滿足氣流阻力、過濾效率、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等數個指標。
相信大家購買口罩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疑惑,KN95、KP95、KN90、KP90,都是什么意思?傻傻分不清。首先,對于空氣中的各類物質,無論是水(空氣飛沫)或者油,我們都統稱它為“顆粒物”,我們要防護的細菌病毒一般都是在水系的顆粒物中。
在測試這類口罩時,國家標準中用氯化鈉顆粒物來模擬水系顆粒物,而能過濾水系顆粒物的口罩,一般對油系的顆粒物并不適用。因此,呼吸器式口罩上的“KN”指的是對過濾水系顆粒物有效,而“KP”則是對過濾油系顆粒物有效。對于90和95的區別,是對這類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大家可以參照下表:
所以,KN90、KN95、KN100對于防護新冠病毒都是有效的。
作為普通民眾,我們在購買口罩時要注意口罩或包裝上的標準編識,以防買到了不正確的口罩。而對于“假”口罩,我們無法在家進行檢測,還是要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
祝大家都能買到合適的口罩,開工大吉!
(點擊此處,進入專題“共同戰‘役‘之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檢測解決方案”專題,了解更多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檢測解決方案)
我的好幫手
投訴建議:0571-87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