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能源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其開發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費是生產技術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
按照開發利用情況來看,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是目前我國較常使用的一次性能源,其儲量也不盡相同。根據我國能源探明儲量來看,我國煤炭占比94%、石油占比5.4%,天然氣占比0.6%,且我國能源利用比例中,一次性能源比例巨大,替代能源較少。但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加劇,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水漲船高,能源的不均衡分布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導致了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對能源進行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其可以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而能源轉換可以讓我們重復多次使用或者更加符合實際使用需求,這意味著對能源進行轉化和分析研究意義重大。且就結果而言,能源轉換對于長期經濟增長有著明顯的推動和支撐作用。歷史上已經發生并完成了兩次大型能源轉換,分別是從薪柴主導的能源結構過渡到煤炭主導的能源結構,和從煤炭主導的能源結果過渡到石油主導的能源結構。但從時間跨度上我們可以知道,能源轉換絕不能在一朝一夕間完成,往往要以世紀來衡量。
得益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發展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我國在能源轉換技術上也得到了很多創新,研發了多種能催化能源轉換的產品和技術。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于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良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常用材料。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征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于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并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姚濤課題組發展原位同步輻射吸收譜學技術,發現了鉑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還原反應中的近自由演變的動力學行為,而這種動力學演變極大促進了鉑單原子催化劑在廣泛pH電解液中的析氫性能。此外,該項研究不僅成功地利用了原位X射線譜學技術準確表征了pt1//N-C單原子催化劑的三維原子和電子結構,還發現了在電催化還原的工作狀態中一種普適的近自由單原子動態演變,這為今后能源催化劑的結構設計和調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編也相信隨著能源催化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對能源能進行合理、快速的轉換,從而有效減少能源的開采量、減輕環境的影響、提升能源的價值、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學術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