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淘汰經銷商!醫保局下令:全省掛網耗材皆可“帶量采
[db:作者] - 2020-03-12
要把“全省掛網耗材納入帶量采購!年采購量60%以量換價,30天內結算貨款。
11月12日,金華市醫保局、衛健委、財政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金華市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本方案自2020年2月1日起實施。
《方案》明確:在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上的所有藥品耗材均可納入帶量集中采購價格談判范圍。
并且由金華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組成金華市藥品耗材帶量集中采購聯盟委員會,鼓勵醫保定點民營醫療機構和醫保定點藥店參與。市采購聯盟下設辦公室(設在市中心醫院)。由市醫保局、三級以上醫院紀委書記等人員組成市采購聯盟監督小組,對藥品耗材帶量集中談判過程的監督。
目前,浙江省省級平臺掛網采購的耗材已經達到十二大類:包括心臟(冠狀動脈)介入類、周圍血管介入類、心臟起搏器類、電生理類、鎮痛泵類、高分子材料類、骨科類、普外科類、非血管介入類(內窺鏡耗材)、 神經外科類、血液
凈化及體外循環類、眼科類共十二大類耗材。
金華市此次要把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上掛網的醫械耗材,都納入帶量采購“殺價的范圍內,并且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參與。相比較已實施省份單個品種執行,金華市此次帶量采購范圍將非常廣泛,體量也絕對不小。
此外,《公告》中還明確,將由市采購聯盟審定談判專家組對初步采購清單進行審定,確定采購的品種和約定采購量,約定采購量不低于上一年度采購量的60%,采購周期為12個月。
換句話說,金華市將以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采購的60%以量換價,市場規模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在耗材的配送和結算中,金華市提出“可由中標生產企業直接配送或委托有配送能力的經營企業配送到指定醫療機構,“推行全省統一的信息流、商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交易新平臺,確保30日之內支付貨款,降低企業成本和藥品生產流通成本。
不僅以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采購量的60%以量換價,而且要以浙江“三流合一平臺為基礎,實施“帶量采購,30天內必須實現付款。
我們知道耗材集采“浙江模式的特點是“雙標把關綜合評審,看齊全國歷史低價。浙江省在2012年進行耗材采購伊始,即采用了綜合評審法和合理低價中標法相結合的評審方法,其中商務標權重不得低于40%。

在此基礎上,耗材采購降價顯著。從浙江省2015 年的中標結果來看,平均降幅為25.7%,最大產品降幅77.2%;從降價覆蓋范圍來看,有33%的產品降價達到10000 元以上,有30%的降價幅度在40%以上。
也正是由于浙江模式通過技術標與商務標雙重把關,嚴控入圍企業數量上限,同時采用參考價限價淘汰,拒絕虛報歷史低價的企業投標,對產品質量、供應有問題的企業將實行嚴厲的黑名單制度,將生產流程存在問題的中小企業排除在體系之外。
而這一模式,正與耗材“帶量采購之下,必須做好醫用耗材編碼和“一致性評價,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非常契合。
根據浙江省耗材采購的歷史統計來看,中標產品多為工藝成熟的中低端產品,這也意味著企業在以價換量的采購規則下,選擇成本高度可控的產品搶占浙江市場。
可以說,耗材集采“浙江模式之下,已經為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上浙江省耗材三流合一新平臺的實施,截止到今年的6月底,浙江全省已有2022家醫院全部執行“三流合一掛網采購,大部分公立醫療機構已經實現了醫用耗材采購的在線結算。
通過對全流程的在線操作,在線監督,解決回款周期長的問題,同時也淘汰了不必要的中間配送商,將不斷實現配送關系精簡化,流通領域集約化。
而此次金華作為浙江首個落地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的城市,也明確以“三流合一耗材集采平臺為基礎,鑒于“三流合一平臺實現全省范圍內統一采購支付、統一配送,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醫保局實施帶量采購實施后的回款問題,以及理清了配送關系。
二者結合,一個從采購端直接減少公立醫院產品采購種類,實現以量換價大殺價,一個在購銷流通環節壓縮經銷商數量,一旦金華試點開始全浙江省推開,對于做浙江耗材市場的大批中小型配送商而言,將面臨的只有淘汰的結局!